當你的蝦皮賣場經營一段時間後,產品線會變多,這時就會遇到一個瓶頸:「客人搞不清楚我到底在賣什麼?」這時候就是你要思考是否該設立第二個子賣場的時機了。
這招來幫你解析,什麼情況適合開子賣場、如何規劃不重復工作又能放大經營價值:
1. 當賣場商品風格明顯多條產品線,應該拆開來品牌經營
例如你原本賣生活雜貨,後來又進了美妝保養品,這兩種品類的受眾完全不同,混在一起會讓消費者混淆品牌形象,也容易讓評價、客單價被稀釋。這時建議開「子賣場」,各自專注經營。
2. 用子賣場測試市場,降低風險
有時候你想進新類別(如原本賣襪子,想試試內衣),可以先用子賣場測水溫,不用動到主品牌形象。等這塊穩定後,再整合或長期分開營運。
3. 子賣場之間可互導流,但風格要區隔明確
可以用包裝卡片、聊聊訊息,引導顧客到你其他品牌賣場。重點是副品牌命名與視覺風格要有差異,避免顧客誤會你「在賣同樣的東西只是換包裝」。
子賣場不是搞多品牌混亂,而是讓你「拆出更精準的溝通語言」,對不同客群說話。經營後期懂得分流消費者,是讓事業長大的必要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