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常聽人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蝦皮平台雖然方便,但只靠蝦皮一個流量來源,長遠來看風險極高。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蝦皮賣家開始打造社群私域(IG/LINE)+自有平台(官網、部落格),但關鍵是:「怎麼讓蝦皮顧客願意過去?」
這招教你用三步驟,把蝦皮流量自然轉到你的其他平台,不違規又有效:
1. 商品卡片設計引流機制
在出貨包裝中放入:
IG帳號+追蹤獎勵
LINE好友QR code+折價券(例:加LINE送10元購物金)
專屬抽獎活動連結(例:掃碼參加開箱抽獎)
不需明目張膽寫「蝦皮搬家中」,只需引導他去「參與、互動」,就能成功轉移。
2. 蝦皮賣場簡介留下社群線索
在「關於我們」區域,可以低調寫:
喜歡我們的設計風格?IG搜尋【@xxx_design】有更多日常靈感喔!
這不違規,因為並沒有導購出平台,只是品牌延伸。
3. IG/LINE做為品牌延伸與會員系統
當顧客進到你的IG或LINE,你就可以:
展示新品開發幕後(增加信任感)
公告限定優惠(導回蝦皮或官網下單)
建立會員等級(累積消費送贈品)
這不只是補充蝦皮不足的「品牌感」,更是讓你擁有不會被平台限制的行銷武器。
蝦皮只是你生意的入口,不是終點。你要用蝦皮的流量幫你建立自己真正的「客戶資產」,這才是能走得長久的電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