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手賣家每個月都有訂單進帳,但月底看帳戶卻總是沒剩多少錢,甚至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賺錢。這背後的問題通常不是沒賣,而是沒「清楚記帳」。
要掌握蝦皮創業的真實盈虧,必須從以下三個面向來記帳:
1. 拆解單筆訂單的完整成本
蝦皮不是你賣出多少錢就能拿多少,要考慮的包括:
- 商品進貨成本
- 蝦皮平台抽成(成交手續費、廣告費)
- 運費(若賣家吸收、補貼部分)
- 包材費(紙箱、緩衝材、封口膠)
- 人力與時間成本(自己花了幾小時處理)
建議用 Excel 或 Google Sheets 建立一張表格,讓每個 SKU 都能對應完整成本結構。
2. 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要分清楚
每月像倉儲租金、系統費用、廣告預算等都屬於固定成本,而廣告點擊、物流補貼等則屬於變動成本。透過每月盤點,計算當月總收入與總支出,才能知道實際盈虧。
3. 統整平台撥款紀錄與帳戶對帳
蝦皮每週撥款一次,建議固定週期對照後台「收入概況」與實際撥款帳戶數據,是否有異常或延遲。如果廣告費超標、或退款金額異常,也能及時發現。
創業初期若預算有限,可以使用 Notion、 Moneybook、家計簿 App 等工具,重點是「堅持記帳」,讓你對數字有感,才不會一直做功德店還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