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物流看似便宜又方便,但如果你沒有搞懂背後的成本結構,出單越多反而越虧。許多新手賣家低估了物流費的影響,只看商品毛利,沒算「運費+包材+退貨率」,結果一結帳才發現根本沒賺到。
精算物流成本=降低蝦皮經營風險的第一步。
蝦皮物流有哪些組成成本?
-
蝦皮補助前的實際運費(約45~65元)
根據配送方式不同(超商取貨/宅配/蝦皮店到店),實際成本不同,超商約60元、宅配通常超過70元,但蝦皮會依訂單門檻提供部分補助。 -
蝦皮的「運費補貼制度」不等於全免
蝦皮對新店或符合條件的商品有提供補貼,但若你設計活動時折扣太多,再搭配免運、折價,可能出現「賣越多虧越多」的窘境。 -
退貨運費與包材費用
退貨來回也會有物流費(視情況由買賣雙方負擔),加上紙箱、封箱膠帶、緩衝材等耗材,一件商品的隱性物流成本至少+5~10元。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壓力?以下三招請筆記:
-
引導買家選擇超商取貨(相對便宜,退貨流程也簡單)
-
優化出貨包裝,減少包材費(找出常用尺寸的出貨包材以節省成本)
-
提升客單價,分攤單位物流成本(如組合包、滿額贈、加購設計)
此外,你也可以設計「免運門檻」來鼓勵顧客提高購買金額,例如「滿299免運」、「兩件以上免運」,提升轉換同時減少物流單位成本。
精準掌握每一筆物流支出,才能讓你在價格戰中不被拖垮,保住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