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提到年薪百萬養一個小孩的生活壓力,讓許多人有共鳴。報導中提到,即便夫妻年收入高達百萬,扣除房貸、車貸、小孩教育費用、日常生活開銷後,往往所剩無幾,幾乎沒有存款,成了所謂的「月光族」。這種現象讓人不禁思考,年薪百萬真的還不夠用嗎?還是我們的開銷無形中被大幅拉高了?
每個家庭的需求不同,所以到底要多少錢才夠用,答案沒有一定。其實可以從一張簡單的夫妻收支表入手,檢視每月的開銷項目,看看錢究竟花到哪裡去了。列出房貸、車貸、孩子的學費、保險、日常消費等細項,就可以清楚看見哪部分支出較高、哪些地方還能夠省下一點。只是大部分的家庭都沒有清楚了解財務狀況,需要面對後慢慢改善月光的情況。
另外透過家庭理財三個帳戶管理法,分別將錢存入「儲蓄帳戶」、「投資帳戶」和「支出帳戶」。儲蓄帳戶主要是應急用的存款,這部分通常是以穩定的銀行存款為主,以備不時之需。投資帳戶則可以進行一些增值投資,先投資自己的腦袋,再去選擇投資商品,每分錢得來不易,謹記可以少賺,不要貪心。支出帳戶則用來支付家庭的日常開銷,包括教養、餐食、基本開銷..等。這種分帳管理法,不僅能讓家庭支出一目了然,還能保障儲蓄和投資部分不被日常開銷侵佔,達到理性的財務管理效果。
其實,錢的問題簡單來說無非就是兩個層面:錢太多或錢太少。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錢少自然是一種壓力,而當錢多時,則需要更加自律地進行金錢規劃。當資金充裕時,應更注重財務規劃,避免不必要的開銷誘惑,把多餘的資金投入增值資產中,讓金錢不斷累積。相反的,如果資金有限,則更需要從日常開銷中找出可以節省的地方,學會在有限的資源中找到平衡。
養育一個孩子確實需要資金投入,但清楚的收支管理和理性財務決策,是可以讓家庭多一些安全感。或許,年薪百萬養孩子壓力大,但也因為這樣我們更需要認真規劃生活中的每一分錢,讓錢用的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