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有拿清單去採購商品的經驗,賣家撿貨出貨這件事就像在超市裡找東西一樣,如果只是買一兩樣商品,當然很簡單。但如果購物清單上有好幾十樣東西,不僅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也更容易在過程中拿錯東西。同樣地,當訂單中的SKU(單品)越多,撿貨的時間就會大幅增加,出錯的機會也隨之變大。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們接到一筆訂單,裡面包含了十幾種不同的商品,由於數量多又繁雜,我們的出貨人員不小心把兩樣商品的數量搞混了,結果導致出貨出錯,不僅要花時間重新處理,還得安撫客戶的不滿情緒,這樣一來無形中增加了額外的成本和壓力。
有些賣家的商品單價很低,這類型的賣家出貨人員一定忙得不可開交。低單價的商品雖然銷量大,但對賣家來說卻是一個隱藏的陷阱。在蝦皮的初期階段,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選擇這類商品。原因很簡單:人工成本越來越高,而低單價的商品即使訂單量大,但因為總價偏低,整體營業額也不會太高。最終可能發現,辛苦賺來的錢大多用來支付員工的薪資,利潤反而不多。
這樣的情況容易讓我們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中,出貨量增加,卻賺不到該有的利潤。因此,在選品時,我們要特別注意,避免選擇那些看似熱銷但實際上成本高、利潤低的商品。這不僅能幫助我們減少出貨過程中的錯誤,也能提高整體營運的效益。畢竟經營電商,不僅要銷量,更要考慮到每一筆訂單背後的成本,這樣才能長久地經營下去,讓店鋪穩定的積累粉絲和評價,並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