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貨是蝦皮平台的一環,但有些顧客會出現「使用後惡意退貨」、「以假理由退貨」、「到貨故意損壞品項再要求退款」等行為,讓賣家苦不堪言。那麼,我們該如何降低風險、保護自己呢?
以下是幾個實務操作技巧,讓你減少不合理退貨的機會:
1. 商品頁資訊越詳細越好,並附上「實拍照」
清楚標註商品材質、規格、使用限制與尺寸差異,避免因資訊落差而被客訴。例如:「本商品為易碎材質,請勿放置重物」、「顏色略有誤差為正常情況」等提醒句非常重要。
2. 封裝與出貨過程要留存照片或錄影
特別是高單價或易損商品,建議每批出貨時錄下打包、封箱、寄件的過程。當遇到買家聊聊商品損壞或配件缺少時,你有證據可向蝦皮申訴。
3. 商品內附「售後須知」卡,說明退貨規範
在包裹內附說明卡,例如「如需退貨,請保留商品完整與外包裝」、「退回商品需與原始出貨內容一致」等,讓買家知道你有制度與紀錄。
4. 若懷疑買家有惡意行為,可立即舉報與申訴
蝦皮提供「訂單申訴」功能,當你認為買家惡意退貨、違反平台規範,可提交佐證資料向平台說明。若被判定為惡意用戶,蝦皮將限縮其權限。
最後也別忘了,經營蝦皮是一場馬拉松,長期來看,遇到少數不合理顧客是常態。重要的是,你是否有系統與預防機制來保護自己的經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