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入電商門檻越來越低,很多上班族、家庭主婦、甚至大學生都開始嘗試在蝦皮上創業,想靠網路做生意賺點外快或培養第二份收入。不過,想把蝦皮賣場做得長久、做得穩,不是「有商品就能賣」這麼簡單。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夠不夠紮實,往往會決定你之後是一路順風,還是踩了滿地地雷。以下整理三個創業前一定要先想清楚的重點,幫助你起步更順利。
一、選品與定位:選對商品比什麼都重要
不少人一開始做蝦皮都是賣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像是手作小物、流行服飾,或是從淘寶批貨。但光靠直覺選品,其實風險蠻高的。建議可以先參考蝦皮大學的「熱搜關鍵字」或「熱銷排行榜」,看看目前市場在熱什麼、競爭者多不多,再來評估自己要不要切入。此外,也要考慮商品體積(關係到運費)、單價毛利(會不會越賣越賠),還有保存期限等問題。最好是先鎖定特定族群,例如「上班族女生」、「小資媽媽」這類,經營起來才不會方向跑掉。
二、流程要先想清楚:接單、出貨、客服都不能亂
蝦皮創業說穿了就是「接單 → 出貨 → 客服」這三件事的反覆運作。如果你是自己單打獨鬥,一定要先把這些流程想清楚,不然一旦訂單一多,常常會手忙腳亂、出錯率變高。舉例來說:怎麼包貨?每天幾點要去寄件?萬一有買家要退貨怎麼處理?客服訊息多久內要回覆?這些都需要有基本的SOP(標準流程)。蝦皮平台也有一些物流與管理工具可以協助像你這樣的新手,像是「蝦皮店到店」、「預設回覆訊息」,記得多加善用。
三、行銷要跟上:曝光度決定你能不能賣得動
現在做蝦皮,不再是「放著就會賣」。曝光度是關鍵。除了優化商品標題與圖片,平台內的廣告資源也一定要學會使用。像是「關鍵字廣告」、「加購推薦位」、「折價券活動」等,都是提高點擊率與轉單率的好幫手。另外,如果你預算夠,也可以從Facebook、IG做社群經營,或是找KOL、部落客開箱,幫你導流到蝦皮賣場。只靠自然流量可能太慢了,主動出擊才有機會累積口碑與熟客。
想做長久,一開始就要想得遠,蝦皮創業不是熱血衝一波就會成功的事情。反而是越穩、越細心的人,才越容易走得長遠。不論你是要做副業還是全職經營,前期把商品、流程、行銷這三件事準備好,未來才不會一路踩雷。創業是一場馬拉松,願意多花點時間準備的人,通常也比較能撐到最後。給還在觀望的你一句話:別怕準備麻煩,怕的是什麼都沒想清楚就一頭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