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老闆,每一筆錢都要花在刀口處,這如同女生做醫美療程,一筆愛美的預算,必需精打細算出最能體現外在美的療程,錢要花在看得到的地方,這才能顯得錢花得有價值。創業的人不怕辛苦,怕的是投入沒有成果,熱情被現實澆滅,蝦皮的免運補貼方案從這兩年一路上調,從5%漲至7%,每年1%的調整,這1%對小賣家來說不痛不癢,對大賣家來說營業額1個月300萬,就要多3萬的成本,可以多請一個員工,多一個生產力,所以要不要持續參加運費補貼對每個賣家來說都要審慎評估,銷售高單價商品的賣家其實可以不參加免運補貼,客單價金額較低的賣家,顯然要接受漲價的事實,但也要未雨綢繆,雞蛋不放同一個籠子。
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第三季總淨利達到1.53億美元,現階段的蝦皮已經站穩台灣市場,也是最大的電商,穩定市場後的下一步就是提高獲利,近期蝦皮廣的改版,強制透過AI協助廣告投放,賣家在這廣告的混亂期嘗試投放出績效,拿逛告費測試免不了,這剛好讓蝦皮能持續在廣告業務上獲利,也意味著未來沒有投廣的商品基本上不會有流量。目前又公告調整免運補貼活動的%數,簡單來說,蝦皮正推著賣家持續的精進,老闆也應該要有對應的措施。
以這幾年的電商經驗,蝦皮是流量平台,賣家依附蝦皮來接觸客戶,優點是用戶數多,量體大,生意可以穩地發展,缺點是平台制定規則,你必須按規則走沒有選擇。蝦皮大部分賣家都沒有私域流量在支持企業成長,沒有自己的網站,不懂網路行銷,不懂關鍵字的操作。這一波顯示蝦皮的流量會越來越貴,身為創業的老闆,一定要開始布局私域流量,可以從架設官網、自媒體影片、社群經營,慢慢地將客人轉會為自己的會員,相信未來不管蝦皮的政策如何調整,都不會因為只有蝦皮的流量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