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季是我一個做蝦皮的朋友,賣一些母嬰用品+生活百貨,他非常的厲害一個月可以做200多萬的營業額,生意非常的好,可我問他說你一個月可以賺多少,他說連10萬都不到,一個生意好到爆炸每天200單的賣家,客單價400多的賣家居然賺得這麼少,一般來說做電商淨利也要有個15-20%才合理,所以營業額一個月也要賺個30萬才合理,落差有點大,後來深聊才發現,他的商品很多都是單品項賣得好,加上又比同業便宜,所以吸引了很多撿便宜的客人來消費,加上沒有適時的組合促銷去搭配高利潤的商品銷售,導致表面上賣的很多但利潤卻很低。
再來有部分商品品質不穩定,容易淘汰瑕疵品,導致很多的庫存,獲利大打折扣。這部分我也曾經碰到,防疫期間賣了開門神器,當時也是僅賣單一產品,雖然銷量很大卻因為利潤低,沒什麼賺頭,當時廠商的方品收到時看起來不錯,但庫存3個月後就開始掉漆或斑點倒置商品損耗大增,最後評估直接段捨離下價。
其實賺得少有一個很大的隱憂,如果我們持續擴張一定碰到金流的問題,流進來的錢不夠去開發商品及進貨庫存,很容易碰到資金斷鏈,這樣的風險是很大的,除非有融資的能力,不然一個不小心就倒店,所以讓公司獲利是很重要的,可以削價搶市場,但需要有晚整的組合策略來配套,每個商品進來就要延伸產品線來提高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