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很多的老闆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我的身份是校長兼撞鐘的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創業者承攬了公司絕大多數的人、事、物等工作,我們在電商創業的初期也是一樣的狀況,要經過一個摸索期並在一個未知的領域上面學習成長,過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其實非常的不明確,怎麼說呢?我這邊來舉個例子,創業初期我們常常一個人要選品、叫貨、包貨、出貨,然後去驗證網路上講的一句話如果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創業,因為他會過著人不像人的生活。其實創業者本身一定要認知自己的不同身份,分別是哪幾種身分呢?第一專業者的身份,譬如說你在這個創業的領域當中你有某項抓專業技能而這個專業技能能夠為你來拓展業務,第二個身分是管理者,不管你在哪一個領域創業管理者的身份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貨品管理、人員管理、金流管理統統都是管理者身分需要去統籌規劃的。第三個身份是創業者,因為你是公司的領頭羊,所以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營運規劃,都是創業者老闆要去引領的。創業者為什麼越做越辛苦,成就越來越少是因為他在這個3個身份當中沒有合理分配時間和資源,所以要認知到每個時間點的角色定位都不同,在創業的初期所有的時間可能會去做角色上的平均分配,但這個結果就是一個人做到天荒地老,因為你的領域你最專業沒有人能夠去取代你的身份和角色。
所以在創業的初期當中會建議一定要把老闆的這個角色的比重拉高,想辦法找到一個模仿對象去參考它如何經營跟管理,並完善經營的模式,因為只有經營模式出來了你才有機會讓公司自行運轉,能有多餘的精力規畫下一個階段的成長。